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丛氏源谭 > 家族文献 >

忠直之臣丛兰
2009-11-21 15:06:07




翻开《明史·列传》,丛兰的名字赫然在目。作为正史中有传的4名文登籍进士之一,他官至明朝南京工部尚书,赠柱国太子少保,其以坚贞不屈、刚正不阿、直言善疏而名扬天下,昭启百代。

  丛兰(1456—1523年),字廷秀,号丰山,文登县城关人。自幼聪敏好学,经、史、兵、医、数等无不探讨。无处买书,手自抄录,往往夜诵达旦。明弘治三年 (1490年),34岁的丛兰中进士,登进士榜列三甲第三十八名,出任户科给事中。当时中官汪直、梁芳弄权,先后以排斥、拉拢等手段,逼迫丛兰就范,丛兰坚贞不屈。弘治十一年(1498年),丛兰上奏《清宁宫灾六事疏》,提出“今日之务在惜人才、慎举措、惜畿民、抚边戍、警怠玩、去贪残元恶”,揭发中官梁芳、陈喜、汪直、韦兴及侍郎林凤、太常卿崔志端等奸党罪恶,使其被废,丛兰晋为兵科右给事中。中官何文鼎因直言获罪,丛兰又“合台谏救”,因此触怒皇帝而下狱,但志不稍挫。事明后,晋升通政使司右参议及左参议。适逢北疆有警,丛兰受命经略紫荆、倒马各关塞军务,精心设防,挫败入侵者,致敌酋小王子断臂而逃。

  明正德五年(1510年),丛兰被派往延绥等地规划边务,兼粮储、屯田、抽选军丁之任。见边塞弊端众多,赋高役重,民不聊生,不少边民弃逃他乡。为去弊固边,丛兰不肯顺从位高权重的刘瑾,上谏《边砦军务十事疏》。刘瑾大怒,欲加祸于丛兰。幸而刘瑾不久被诛,丛兰才躲过一难,晋升为通政使,又选为户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左佥都御史,总督宁夏、陕西等三边军饷、粮储。正德七年(1512年),大同有警,进右都御史,总制宣化、大同和山西偏头、宁武、雁门等关隘事务,上奏《修设塞堡以防边患疏》。正德十年(1515年),改命总督漕运,兼巡抚江北。摈除漕运旧弊,建立新章则,著有《漕运录》传世。为救济灾民,上奏《再乞天恩给银两亟为拯救疏》,并截取漕粮数万石赈济饥民。此间,水曹主事王銮因亢直触犯上司入狱。丛兰上疏使其获释。正德十二年(1517年),中官刘允以迎佛使乌斯藏,征调船只500余艘,役民数万人,百姓苦不堪言。丛兰急奏《取回出使内臣刘允疏》,斥僧佛无益,是误民之术,论劳民伤财不利国家安定之害。4年后,解漕务职专任巡抚。时宁王朱宸濠反,丛兰移阵瓜洲。正德十五年(1520年)年冬,丛兰升南京工部尚书,时年64岁。

  明嘉靖元年(1522年),丛兰获准告老还乡,次年病故,葬于文城东北青石冈。

  丛兰生在明代中叶,当时政治腐败,内忧外患迭起。丛兰从政30年,刚正不阿,勇斗邪恶,以直言善疏、敢斥权奸闻名。共上疏谏300余篇,其中110篇辑为《丰山奏议》6卷。

上一篇:文登威震三边的大臣--丛兰
下一篇:丛兰——嘉靖宁夏新志

丛氏博客更多>>
丛氏论坛更多>>

鲁公网安备 371081020002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