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家族动态 > 家族要闻 >

丛氏进士、举人
2019-08-24 08:27:59

                                        文登进士
  自隋大业元年(605年)隋王朝开科取士,到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清王朝下谕废除科举,在长达一千三百年的时间里,通过科举考试,一共选拔出了七百多名状元、十万多名进士和数百万举人,以及不计其数的贡生和秀才。设于北齐天统四年(568年)的千年古县文登,历史上究竟出了多少名进士呢?之前最为普遍的说法是有102名,这个数据来源于天津古籍出版社2007年出版的《文登进士》一书。那么,这个数字准确吗?
  我们来看一看各种书籍中的相关记录:
  《文登进士》记录的文登进士有102人,其中明、清两朝66人;
  中国城市出版社1995年出版的《文登学人(一)》记录的文登进士有92人,其中明、清两朝62人;
  天津古籍出版社2010年出版的《光绪本〈文登县志〉点注》(以下简称《文登县志》)记录的文登进士有83人,其中明、清两朝52人;
  山东文艺出版社2014年出版的《山东明清进士通览》记录的明、清时期文登进士有54人,包括时属文登县管辖的成山卫进士1人、威海卫进士4人、靖海卫进士2人;
  1991年出版的《文登市教育志(1840~1990)》(以下简称《文登教育志》)记录的文登进士有92人,其中明、清两朝61人;
  ……
  这些书中,一致确认为文登进士的有83人,记录最多的《文登进士》多了19人,这19人在其他书中要么没有记载,要么说是其他地方的人。那么,文登历史上究竟考中了多少名进士呢?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
  一、古代进士名录,之所以能够流传至今,一是得益于官方的登科录、进士题名碑等,二是散见于民间的志书、谱牒、碑刻等。登科录始于唐代,起初为私家记录,唐大中十年(856年)后,由朝廷组织编写,登录新科进士姓名及所试诗赋题目。进士题名碑起源于唐代,新中进士往往在西安大雁塔上题名留记,世称“雁塔题名”。宋时,由朝廷出资,立题名碑于礼部贡院。元代起刻碑题名于国子监,明清沿袭。现北京孔庙院内存有元明清进士碑198块,由于明代是将原题名碑上元代的刻名磨去,再刻上明代进士的姓名,因此元代进士题名碑留存很少,现北京孔庙仅有三块,另有明代自永乐十四年(1416年)丙申科始至崇祯十六年(1643年)癸未科止77块(明永乐十年以前的明代进士题名碑存放于南京夫子庙),清代顺治丙戌科始至光绪甲辰科止118块。由此可知,唐、宋、金、元时期的很多学子,虽然中了进士,却未能碑石留名。国立题名碑尚且如此,诸如登科录等纸质书籍,以及散见于民间的碑石、方志、谱牒等等,在经历了无数次的战乱、水灾、火焚以及人为破坏之后,能够保留下来的寥寥无几。北宋时期的文登进士孙立,由于资料的缺失,清雍正本、道光本和光绪本《文登县志》均未留载其名,近年发掘出一块古碑,碑上有其相关记录,由此,《文登进士》将孙立收录其中。
  二、清朝嘉庆年间的梁萼涵,其先祖于明朝初年自蓬莱朱谷村迁至文登县温泉都柴里村(今属威海市环翠区桥头镇)。明末清初,梁氏一支自柴里村迁至文登县孟家庄(初属文登县,后属荣成县,今属威海市环翠区桥头镇)。梁萼涵于清嘉庆三年(1798年)出生于孟家庄,孟家庄时属荣成县。道光十七年(1837年),梁萼涵举家由荣成县孟家庄迁至文登县万家庄(今高村镇万家村),并在此建起了赫赫有名的梁氏庄园。梁萼涵祖籍文登,生于荣成,晚年又入籍文登,故《文登进士》将其收录。
  三、清道光年间的毕道远,《山东明清进士通览》记为淄川人。而据有关资料记载,毕道远先祖为文登人,后迁至淄川县万家庄(今淄博市周村区王村镇万家村),故《文登进士》将其记为“文登人”。像这种祖籍为文登的,还有于觉世、邹丽中等等。
  四、据《淄西毕氏世谱》等记载,毕道远九世祖毕自肃、九世祖伯毕自严、七世祖(或七世祖伯)毕盛青、毕盛讃,与毕道远圴系淄川人(自毕自肃至毕道远,未见其有迁出淄川的记载),分别于明嘉靖年间和清顺治年间考中进士。倘若毕道远的祖籍真的系文登县,那么毕自肃等四人的祖籍也应为文登,也可列为“文登进士”。
  五、明初文登人周骏,清光绪本《文登县志》“据墓碑”将其记为明永乐戊戌年(1418年)进士。雍正本、道光本《文登县志》都只载周骏为明永乐丁酉年(1417年)举人,无中进士记载。《文登进士》按光绪本《文登县志》将其收录其中,《文登教育志》《山东明清进士通览》等不载。今经进一步考证,初步确认,周竣并未考中进士。
  六、据光明日报出版社1998年出版的《比干后裔:林氏家族三千年统谱》记载,“文登人林懋樾,字荫普,清德宗光绪十四年(1888年)戊子科举人,光绪十五年(1889年)联捷己丑科进士,赐任翰林,钦加国子监司业衔,例授儒林郎。”清光绪本《文登县志》记载,“林懋樾,清光绪戊子(1888年)钦赐举人,己丑(1889年)会试,钦赐国子监司业衔。”查阅《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等史书,并无林懋樾考中进士记录。另据黄海数字出版社2013年出版的《威海历代诗文选》记载,王者政之子王泽,与父亲同为清道光九年(1829年)己丑科进士,经初步考证,王泽并未考中进士。
  七、据《山东明清进士通览》记载,明天启五年(1625年)乙丑科进士王都,“军籍直隶德州左卫,乡贯山东文登县”;明嘉靖二十年(1541年)辛丑科进士浦之浩,与其孙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癸丑科进士浦延祜,均“乡贯文登”。此三人,各版本《文登县志》和《文登进士》均未记载。
  八、文登是丛姓的宗源地,有“天下丛氏宗文登”之说。据称,全国各地的丛氏子民都是从文登迁居出去的,因此可以说全国各地的丛姓进士,其祖籍都是文登,都可以视为“文登进士”。比如,明清时共有九位丛姓学子金榜题名,除了明确记为文登籍的丛兰、丛文蔚、丛大为、丛元灿、丛洞、丛坛外,还有记为江南江宁籍的丛澍(康熙三十三年甲戌科进士),记为江南如皋籍的丛方函(康熙四十五年丙戌科进士),记为山东蓬莱籍的丛中芷(乾隆七年壬戌科进士)。对于这三位,《文登进士》都未予收录。
  九、我们讲“文登进士”,“文登”的地域范围,指的是当时为“文登县”管辖的区域,而不是狭隘地指现在“文登区”的地域范围。据史书记载,文登县始设于北齐天统四年(568年),所辖地域为今烟台市福山区以东的范围,涵盖胶东半岛东端整个区域,包括今福山、芝罘、莱山、海阳东部、牟平、乳山、文登、环翠、荣成等区市。唐高宗麟德二年(665年),文登县地域第一次发生变动,将今天的牟平属地以西区域,从文登县分出设县,县治设在今牟平城。也就是说,今天的福山、莱山、芝罘、牟平、海阳东部等地区,历史上有97年的时间属于文登县地域范畴。这次变动后的文登县行政区划,大体就是今天的威海市地域范畴,一直维持了1070年。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文登地域发生第二次变动,将文登东部地域(今荣成市)从文登县分出,设立荣成县。也就是说,现在的荣成市地域属文登县管辖的时间前后达1167年。这次变动维持了195年。民国十九年(1930年),威海卫地区脱离文登县地域,成立了直属南京政府的威海卫管理公署。威海卫地域属于文登县地域的时间前后达1362年。因此,从历史的角度讲,我们所说的文登,是一个“大文登”的概念,唐、宋、金、元、明以及清初至雍正朝末年,文登县管辖之地即为今天威海市的整个区域;从清雍正末期至民国初,整个威海地区除荣成之外,都为文登县辖属之地。所以,将明时的荣成和清时的威海卫等地区所出的进士列为“文登进士”,并不牵强。
  十、《文登进士》一书收录的“文登进士”,涵盖了三个方面:一是土生土长的“文登进士”,这部分占大多数,如丛兰、徐士林等;二是祖籍外地后入籍文登的“文登进士”,如刘瑜、浦鋐等;三是祖籍文登后外迁入籍他乡的“文登进士”,如毕拱辰、于觉世等。
  按照以上的分析,《文登进士》一书所记录的102位进士,去掉周骏,加上王都、浦之浩、浦延祜,为104位;如果再加上毕自肃、毕自严、毕盛讃、毕盛青、丛澍、丛方函、毕中芷,为111位。
  其实,我们说文登进士有102位也好,104位也好,111位也好,都只是一个概数,各位大可不必在数目上较真,定要说出个所以然来。
文登是丛姓的宗源地,有“天下丛氏宗文登”之说。据称,全国各地的丛氏子民都是从文登迁居出去的,因此可以说全国各地的丛姓进士,其祖籍都是文登,都可以视为“文登进士”。
 
  明时,共有两位丛氏学子考中进士,一是丛兰,一是丛文蔚,均明确记为文登籍;清时,共有七位丛氏学子金榜题名,除了明确记为文登籍的丛大为、丛元灿、丛洞、丛坛外,还有记为江南江宁籍的丛澍,记为江南如皋籍的丛方函,记为山东蓬莱籍的丛中芷。

                                   丛氏进士
 
  1、丛兰(1456年~1523年),字廷秀,号丰山,文登县城文山村人,明成化十九年(1483年)癸卯科举人,弘治三年(1490年)庚戌科进士,位列三甲第三十八名,赐同进士出身,累官至明正德朝南京工部尚书。
 
  2、丛文蔚,文登县人,曾从军于南京锦衣卫,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戊午科举人,隆庆二年(1568年)戊辰科进士,位列三甲第一百四十七名,赐同进士出身,曾任浙江乌程县知县。
 
  3、丛大为,字祥子,号尧山,晚号携雪老人,文登县人,明时南京工部尚书丛兰玄孙,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壬午科举人,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乙未科进士,位列三甲第一百零六名,赐同进士出身,曾任江南句容县知县。
 
      4、丛澍,江南江宁人,清康熙甲戌(1694)进士,列二甲十四名。翰林院庶吉士,恩授文林郎,转编修,升侍读。钦命提督广西学政。《丛氏宗谱》有记。
 
  5、丛方函,江南如皋县人,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丙戌科进士,位列二甲第四十八名,赐进士出身,曾任四川德阳县知县,《丛氏宗谱》有记。
 
  6、丛元灿,字尊光,文登县人,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戊子科举人,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壬辰科进士,位列三甲第八十六名,赐同进士出身,曾任翰林院教习、江南江宁府高淳县知县。
 
  7、丛洞(1687年~?),文登县人,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庚子科举人,雍正元年(1723年)癸卯科进士,位列三甲第一百一十一名,赐同进士出身。经吏部考核,初授知县,后几经升迁,官至监察御史。
 
  8、丛中芷,山东蓬莱人,字沅有,号芳林,又号芥园。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乙卯科举人,乾隆七年(1742年)壬戌科进士,位列三甲第二十九名,赐同进士出身。通过朝考,选为庶吉士,散馆后授检讨。为人谦直,著有《习静堂学古编》。
 
  9、丛坛,字杏庄,号石泉,文登县人,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辛卯科举人,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丁未科进士,位列三甲第一百零二名,赐同进士出身。经吏部考核,入国子监任职,主管成均考试(即国子监考试),后历任东安、鸡泽、临榆等县知县。
 
      武进士: 
      10、丛中綋,江西如皋人,清康熙壬戌(1682)武进士,位列七十三名。署湖广提标前营守备,授武德将军。

以下两位进士待考
丛澎
祖籍文登,迁居江南江宁(今南京)。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中进士,列二甲十四名。
丛栋
祖籍文登,迁居南京。清雍正二年(1724)中进士,官至刑部清吏司郎中。
                     
                          丛氏举人

   


兰,明成化癸卯。
茂林,明嘉靖。
文蔚,茂林次子,明嘉靖戊午。
文焕,茂林三子,明隆庆丁卯。
中锦,文焕子,明万历。
荫坤,明崇祯丙子。
大为,明崇祯壬午 经魁。
仪凤,清顺治戊子。
中蕴,中綋长兄,清顺治丁酉举南京。
克敬,清康熙丁巳。
润,克敬长子,清康熙。
澍,克敬次子,举人。
洁,曤次子,清康熙乙酉。
方菡,中绍四子,清康熙乙酉。
淑,清康熙戊子。
洞,希棫长子,清康熙庚子。
元灿,清康熙戊子。
荀,清康熙丁酉。
中芷,淑子,清雍正乙卯。
中蕙,淑子,清乾隆丁卯。
士晃,中蕙子,清乾隆丁卯。
之锺,清乾隆丙午。
本丰,士晃子,清乾隆丙午。
葆光,清嘉庆丁卯举顺天。
坛,清道光辛卯。
桃,清嘉庆丙子。
占鳌,清道光戊子。
廷帧,蓬莱大呼家人,清道光举人。
襄宸,清咸丰辛亥。
煜昌,清光绪癸巳
武举两人:
中綋,中蕴弟,清康熙戊午武举。
玉田,清武举。

上一篇:丛氏宗派之图
下一篇:文登丛氏宗祠祭祀章程

丛氏博客更多>>
丛氏论坛更多>>

鲁公网安备 371081020002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