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家族动态 > 联谊动态 >

央视“第00001号烈属证之迷”,讲述丛德滋先烈生前事迹。
2009-02-18 08:52:43

  《军事纪实》本期播出《第01号烈属证之谜》上集
正文:

  1941年1月的一天,在位于兰州的国民党第八战区指挥部,一份绝密名单被送往政治部办公室。当时正值皖南事变不久,大批共产党人在当局的反共高潮中惨遭杀戮。这份黑名单上的人大都是身居兰州的共产党人和爱国志士。被誉为蒋介石十三太保之首的政治部主任曾扩情接过了这份名单。然而,就在他看到名单上的第一个名字后,情绪却立刻复杂起来,他怎么也没想到,这份黑名单上的第一个人竟然是他一直非常赏识的,长期在自己身边工作的贴身秘书。

  几天后,这位国民党第八站区政治部主任秘书被秘密逮捕,这个人叫丛德滋。[隐黑]

   这篇发表于2002年《解放军报》的文章中,讲述了……,这篇文章的主人公正是丛德滋,他的亲属被授予了新中国第01号烈属证。丛德滋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01号”意味着什么?这张烈属证的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几经周折,2008年12月,本片摄制组在兰州找到了新中国01号烈属证的持有者——丛德滋的女儿丛丹。这位已经年过七旬的老人,从解放至今一直生活在兰州这片土地上。而这里正是他的父亲丛德滋生前战斗并牺牲的地方。

  谈到烈属证,谈到父亲,老人陷入了深深的回忆当中。。。。。。

  丛丹 丛德滋的女儿

  1951年就是11月中旬,兰州市政府给我们家送烈属证,当时很重视、也很轰烈,敲锣打鼓。

  [画外音] 丛丹:也就是从那一天开始,我逐步的、陆续地、点点滴滴开始对我生父丛德滋有了认识,有了了解,就知道我有一个父亲叫丛德滋,是一个烈士。。。[转场] ([6] 00:44:21:06)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在蒋介石不抵抗的命令下,十几万东北军撤入关内。东北大片土地沦陷。

  全国民众抗日呼声不断高涨,奉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蒋介石唯恐张学良统率的东北军生变,便将东北军逐步从华北一带调往鄂豫皖的内战前线“围剿”红军。

  蒋介石的倒行逆施,激起了全国民众的愤慨。国内要求抗日的呼声不断高涨。很快,在由进步人士主办的《东方快报》、《实报》等报刊上,出现了大量抨击当局“攘外必先安内”反动政策,以及宣传“反对内战,枪口对外”抗日救国主张的评论文章。

  这些文章引起了国民党反动分子的注意。经过搜寻,他们发现,很多抨击蒋介石卖国行径的文章都出自于同一个人的笔下。这一发现使他们警觉起来,因为写下这些文章的不是别人,正是工作在东北军领导机关——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政训处的一名中尉,这个人名叫丛德滋。

  没过多久,国民党便以“共产党嫌疑分子”的身份,将这名中尉羁押于武汉行营军法处。

  丛丹 丛德滋的女儿

  怀疑丛德滋是共产党人,否则的话不能这么赤裸裸揭露这些东西,态度很明朗

  1934年9月3日,在关押78天后,丛德滋突然被明令释放。而救他的人正是担任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委员长的张学良。张学良不仅救他出狱,出狱后不久,还把他安排到了机要处工作,担任了自己的机要秘书。

  在当时,因为各种原因被押进武汉行营军法处的人不计其数。而丛德滋只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后生,那么,张学良为什么要救他呢?

  丛德滋1910年出生于辽宁凤城 。1928年秋,18岁的丛德滋从辽宁凤城省立第二师范学校毕业,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东北大学教育学院史地专科。当时,兼任东北大学校长的正是张学良。

  张学良在东北大学一直教育学生爱国、奋进,并想尽各种办法为学生创造优越的学习条件和生活环境。“九、一八”事变后,成千上万的东北人民怀着国仇家恨,扶老携幼,四处逃亡。东北大学不得不停课休学,东北大学校园也变成了日本侵略者的兵营。

  丛丹 丛德滋的女儿

  “九一八”事变以后可把东北人、学生爱国热心激发到顶点了,对日本人那种憎恨也是到了极点了。东北大学出了一批很优秀的学生。

  1932年秋,东北大学被迫迁往北平,丛德滋随同前往北平复课。

  丛丹 丛德滋的女儿

  到了北平以后学生运动也高涨,他也是东北大学学生,也上街参加游行、喊口号。也在那讲演,天天站在北京的十字街头或者高一点地方领着喊口号,领着讲演。到了晚上的时候,他在灯下就偷偷去看共产党宣言,去看共产党党内一些小册子。

  1933年3月,热河不战而弃,全国愤怒谴责蒋介石政府“不抵抗”政策。在舆论的压力下,任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代理委员长的张学良被迫辞职,于4月11日出国到欧洲“考察”。

  这年夏天,丛德滋从东北大学毕业了,他和一些同学由东北大学介绍,来到了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政训处工作。

  几个月后的1934年1月,蒋介石为了利用东北军“剿共”,又电召张学良回国复职。

  从时间上看,张学良回国前丛德滋就已经在政训处工作,而且丛德滋在学校只是个普通的学生,在这里工作完全是东北大学分配的结果。因此,他们之间并无私人交情。难道说,张学良救他仅仅是因为丛德滋曾是东北大学的学生吗?

  正当我们为这个问题感到疑惑时,偶然发现的一张照片为我们解开了这个疑问。

  照片中的这些人是救亡运动中被捕的东北大学学生,这是他们在张学良校长的营救下出狱时拍下的一张合影。

  李云峰 西北大学文博学院教授

  他(张学良)对这些文化人,你不是搞暴动,文化人他爱才,我觉得这是他非常重要的优点。他吸收人很多,不是一个。

  当时张学良营救出了一大批有才干的年轻人,而丛德滋只是其中的一位。那么,张学良为什么偏偏选中丛德滋担任了自己的机要秘书呢?

  曾与丛德滋一同在东北军机要组供职的一位叫李秋生的先生,在后来的一篇回忆文章中写到了这段往事。

  据李秋生回忆,当时丛德滋刚被释放不久。一天下午,张学良拿来一本笔记对李秋生几个人说:“看这人有多么自负!”原来是丛德滋所写的工作日记。张学良在翻阅时,发现丛德滋在日记本上画了一小幅山水画,旁边还注了一句“画山水一幅,有尺幅千里之概”的感言。

  丛丹 丛德滋的女儿

  这些人没有注意他日记其他内容,就看他画山水一幅,你这么一个画那么巴掌的小块,你就有国家那么大。

  当时大家都觉得这个年轻人未免有些狂妄——“尺幅千里”是国画的最高境界,岂是一位初出校门的青年所能轻言。

  但是张学良对丛德滋非但没有责难,反而对他的才华和抱负称赞有加。当即表示将丛德滋派到机要组工作。

  1934年10月,西安成立“西北剿共总司令部”,张学良任代总司令。随即任命丛德滋担任总部办公室秘书,主要负责机要工作。

  共事过一段时间后,这位年轻的新同志给机要组的人员留下了极好的印象。李秋生在文章中写道:“他为人正直热情,具有强烈的爱国与怀乡感情与抱负,学问和思想均有过人之处,笔头儿也很不错,在同事中人缘又好,对他十分信任。”

  国难当头,刚刚经历过牢狱之灾的丛德滋并没有放弃抗日救亡的主张,“剿共”内战使他更加思念沦陷在日军铁蹄下的东北故土。怀着巨大的悲愤与痛苦,他写下了这样的诗句:

  耻辱的故事哟,消灭了吧!

  与那兽欲的日本人同归于尽!

  春天已从死者的墓草上,莅临了祖国的山林。。。。

  这里是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纪念馆,馆里珍藏着一件国家一级文物——《解放日报》,这份报纸1936年12月13日创刊,1937年2月10日停刊,短短59天的存在,如今已经很少有人知道这份报纸了,但是,了解那段历史的人却知道,这份报纸十分特殊。

  李云峰 西北大学文博学院教授

  它和其他报纸有很大不同,就是它在一个特殊时期,特殊的环境之下,而配合一个特殊的历史事件,就是西安事变而创办一份独特的报纸。

  《解放日报》是惟一对“西安事变”作全程报道的报纸。而这份报纸创刊时的总编辑就是丛德滋。

  在陕西临潼华清池后面的这座“五间厅”,我们今天依然可以清晰地看到当年交战时墙上的弹坑。为了实现停止内战,逼蒋抗日,1936年12月12日凌晨,张学良的卫队进抵蒋介石的住处华清池,从睡梦中惊醒的蒋介石慌不择路,随即从窗户逃出,往山上跑去,但最终无路可走,被张学良扣留。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爆发了。张学良、杨虎城随即宣布取消“西北剿匪总部”,成立抗日联军西北临时军事委员会。丛德滋所在的政训处改为政治处。

  就在“西安事变”发生的当天凌晨,抗日联军西北军事委员会接管了国民党陕西省党部,查封了党部报社——《西京日报》社。同时派丛德滋等人接管该社,丛德滋被任命为总编辑。如何创办一份新的报纸,倡导民族团结,抗日救国,成为一件迫切的事情。

  丁雍年 西北工业大学社会科学系教授

  大家想什么名字吗?大家说解放了就叫“解放日报”吧。这样就确定《解放日报》,一番筹备,第一期就出版了。而且报头就是丛德滋写的,他字写得好,报头他亲笔写的。

  12月13日,接管报社还不到24小时,这份新诞生的《解放日报》便发刊了。此时,丛德滋用犀利的笔锋在论评中写道:“蒋委员长统治下的南京政府,近些年来,所做的最大工作是甚么?纵横捭阖的政治手腕,只知道用以排挤多年共患难的袍泽……如此政府,民众怎么能不失望呢?……我们只要求停止一些内战,转过头来,发动对外战争。”他的论评一针见血,让人读来畅快淋漓。

  李云峰 西北大学文博学院教授

  解放日报我觉得它和其他报纸还有一个,就是非常大的特点,就是他对群众抗日救亡运动特别重视。

  丛德滋和他的报社同仁们把对抗日救亡的呼吁深深地寄托在了这份新生的报纸上。针对危难时局,《解放日报》及时开辟了“一片救亡声”、“解放先锋”、“烽火台”、“冲锋号”等副刊和专刊。

  李云峰 西北大学文博学院教授

  特别是他解放先锋这个专栏,它有一个图标,图标就是一个非常威武的,光着胳膊人士举着一个抗日大旗,手里拿一把刺刀,然后昂首望着太空中的一轮明月,它也是比较深刻。

  西安事变最终以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剿共、一致抗日”的主张而和平解决。1936年12月25日,蒋介石被释放后,为表示诚意,张学良将军专程陪同蒋介石乘飞机离开西安回南京。然而,一到南京,南京政府立刻扣留了张学良。

  1937年2月5日,抗日联军西北军事委员会被迫取消。

  2月10日,在刊发了56期报纸后,《解放日报》停刊。

  李云峰 西北大学文博学院教授

  这个报纸除了政治方面内容以外,他从用文学地、文艺的、文化的这样形式,给当时人民一种希望、一种精神的家园。这方面他发挥了作用,能不能看到一种希望。

  作为一份随着西安事变爆发而诞生,又随着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而结束的报纸,西安《解放日报》为激励民众抗日救国,巩固红军、东北军和十七路军的团结,保持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成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作为该报的总编辑,丛德滋更是为这份报纸倾注了大量的心血。

  工作中的丛德滋投入、敬业、充满激情,笔锋犀利、尖锐。但是,生活中的他却恰恰相反。

  丛丹 丛德滋的女儿

  好多人都说他很内向,话也不多。合不来的人一般他是不吭声的。

  丛丹的弟弟丛甘这点随了父亲,不仅如此,丛甘很多地方都有着父亲丛德滋的影子。他性格内向,但却很有灵气,写得一手好字。

  [从丛甘的字画过渡到丛德滋亲笔给妻子写的一段话]

  这是72年前丛德滋亲笔写下的一段话,文字简要记述了他毕业后的经历和感慨。让人意外的是,这段话并没有写在纸上,而是写在了一张照片的背后。那么,他为什么要把这段文字写在照片上呢?

  张学良被囚禁后,东北军也随之被蒋介石遣散至南方豫皖苏一带。不甘心就此沦落的丛德滋随后来到了上海,在朋友介绍下结识了后来的妻子王竹青。

  王竹青当时刚从上海沪江大学文学系毕业。出身书香门第的王竹青文静秀气,两人一见面就很谈得来。由于心存爱慕,丛德滋特意到照相馆照了这张照片送给了王竹青。细心的他还特意在照片背后附上了自己的这段经历。

  很快,他们相恋了。

  丛丹 丛德滋的女儿

  逢巧37年上海发生八一三事变,我妈妈娘家山西汾阳,她的父母就很惦记着他,这样子最后就由我父亲护送我母亲离开的上海到山西去。

  “淞沪会战”后,丛德滋陪同王竹青回到远在山西的汾阳老家。而就是这次汾阳之行,对丛德滋此后的人生产生了重大影响。

  丛丹 丛德滋的女儿

  我爸爸回他们汾阳以后,他字写的很好,又会画画。结果碰到快过节的时候,村里头有一些红白事情的时候,有写匾的、有写对子的、有写这个那个的,正好这有人了。所以他就大笔挥下给人家写这个写那个。

  就在丛德滋忙碌于这些琐碎事务的时候,他时常会收到一些插有鸡毛的神秘信件。而没多久,丛德滋便神秘地消失了。

  丛丹 丛德滋的女儿

  村里人都不知道,丛德滋就蒸发了,失踪了,只有我母亲知道走了,家里人知道的。

  那么,这些鸡毛信是谁送来的?丛德滋究竟去了哪里?又是什么事情让他成为了新中国第一批被追认的烈士?明天请继续收看《第01号烈属证之谜》下集。


(来源:央视网)

http://space.tv.cctv.com/video/VIDE1234876144539888

  《军事纪实》本期播出《第01号烈属证之谜》下集。

  正文:

  [结婚照]

  这是一张丛德滋与妻子王竹青的结婚照片,也是他们惟一的一张合影。在拍摄这张照片之前,丛德滋的身份是张学良的机要秘书。“西安事变”后,由于受到国民党当局的残酷迫害,身怀爱国抱负的丛德滋毅然加入到了八路军的行列。就在这一时期,丛德滋与妻子王竹青有了难得的相聚时光。而夫妻二人在上海拍摄的这张结婚合影,也成了他们的最爱。然而遗憾的是,由于历经文革的风雨,我们今天只能看到这张照片的一半。

  丛丹 丛德滋的女儿

  当时我妈妈就打扮着,头上戴着花环,配个小红花,旁边是我父亲,穿着长袍马褂,好像头发这么长,是立起来那种寸头,这印象很深。

  而就在新婚不久,丛德滋就像这张残缺的照片一样,留下妻子,悄悄离开了。

  那么,丛德滋究竟去了哪里?在这之前又到底发生了什么?

  原来,就在丛德滋陪伴妻子王竹青回到山西汾阳老家后,曾在东北军担任张学良机要秘书的他得知八路军总部就在山西,便设法与当时任政治部副主任的邓小平取得了联系,从此,深怀爱国之心的他再次投身于抗日活动之中。

  丛丹 丛德滋的女儿

  后来听我的姨姨、外婆、舅舅说,从那以后总有人给家里送插着鸡毛的信。

  没过多久,丛德滋接到一项绝密任务,由于斗争需要,八路军总部决定将他派往兰州工作。就这样,在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丛德滋乘坐八路军总部派来的卡车,秘密离开了山西。

  当时的兰州并不是抗日前沿,而且信息相对闭塞、文化落后。那么,丛德滋接到的是一项什么样的任务呢?而这与他后来成为新中国第一批被追认的烈士又是否有着某种关联呢?

  来到兰州后,按照预先的安排,丛德滋开始着手创办一个群众团体——“民众通讯社”。

  范圣预 西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教授

  丛德滋创办民众通讯社,可以说和他的身份,和他自己的特点,完全非常融合的一件事情。因为他从事新闻宣传工作,他有丰富的经验和非常强的能力,他除了才华,和以前办杂志、办报纸,这样的形式也是最好的掩护形式。

  1938年2月,这个由八路军驻兰州办事处秘密领导的“民众通讯社”正式成立了。丛德滋任社长。很快,这个通讯社成为了兰州抗日救亡工作的主要宣传机构。

  朱永光 八路军驻兰州办事处纪念馆馆长

  这个时期无论上层工作、中层工作、下层工作围绕的核心就是激发我们民族这种危机意识,增强我们民族的凝聚力,通讯社主要工作就在这点上。

  由于当时的甘肃封闭落后,国民党军阀统治非常严密,先进的思想和文化信息很难传递进来。而“民众通讯社”的出现使这一现状大为改观。很多民众过去不曾了解的内容,都通过新颖的报道视角反映了出来。

  范圣预 西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教授

  你比如羊皮筏子,再就是筏夫,这些人的辛苦。他做了调查发表出来。人们生活受剥削的程度,非常受人民欢迎。

  不仅如此,丛德滋还请来一大批文化界进步人士宣传进步思想,揭露国民党顽固派破坏抗日的阴谋。著名作家萧军、音乐家王洛宾都在其中。兰州的气氛顿时活跃了起来。

  “民众通讯社”当年的地址是南府街76号,就是现在的金塔巷。今天,我们已经看不到通讯社的原貌了,但当年通讯社门口的老槐树还在,这棵历经风雨的老树见证了通讯社的往事。

  1938年间一个漆黑的夜晚,一辆载有十多名西路军战士的卡车停到了南府街76号“民众通讯社”的门口。

  范圣预 西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教授

  碰到我们西路红军流落有十几人,他就把他藏到汽车里头,带到民众通讯社。

  1936年,为了执行宁夏战役计划,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渡过黄河向西挺进,与军阀马步芳的部队浴血奋战,歼敌两万余人,但终因敌众我寡,损失惨重,西路军将士七千多人阵亡,九千多人被俘。于是,营救失散的西路军战士也成为当时八路军驻兰州办事处的一项重要任务。

  作为我党派往兰州的一位爱国民主人士,丛德滋和妻子王竹青以“民众通讯社”为掩护,秘密开展营救活动。

  范圣预 西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教授

  丛德滋、王竹青他们人先洗澡、换衣服、理发,安顿好了,到晚上悄悄把你再送到“八办”去,好多人都是这样子的。

  在各方组织的营救下,那些失散的西路军战士最终有4700多人历经千难万险,重新回到了党的怀抱。

  [丛丹在档案馆查资料]

  [画外音]丛丹:我收集的东西大部分都是在退休后整理出来的,我到档案馆前后待了两个月,我翻遍了38到40年前期的相关资料,我一页一页一本一本地看,我就是要通过他发表的文章,他做过的事情来解悟父亲当年他在追求什么?

  1938年秋,经过重重考验,在八路军驻兰州办事处党代表谢觉哉和主任伍修权同志的介绍下,中共中央直接批准丛德滋为中共特别党员。

  袁志学 中共兰州市委党史办副主任

  特别党员概念是什么呢?一是他所处的政治地位、或者说社会地位比较特殊,比如说在国民党内部任重要职务等等。另外一个特别,就是说特别党员的接收,必须是中央层级的领导同志介绍,中央层级的同志批准。第三个特别是什么呢?就是我们通俗讲单线联系,不做广泛的接触和联系。

  1939年,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后第一次反共高潮席卷而来,对于封建、闭塞的甘肃来说来得更为凶猛。很快,甘肃工委被破坏,进步的书报刊被查禁……“民众通讯社”也被迫注销。

  随着社会形势的变化,作为中共特别党员的丛德滋也开始了他的秘密使命。他的任务是打入国民党第八战区政治部。

  袁志学 中共兰州市委党史办副主任

  肩负着了解和掌握国民党方面有关抗日战争信息和情况,这么一个职责和任务。

  担任第八战区政治部主任的是曾扩情,对于这个人,丛德滋并不陌生。

  丛丹 丛德滋的女儿

  丛德滋在33年大学毕业的时候,分到张学良领导的东北军分会的时候,曾扩情就是那个分会的领导,就是丛德滋的上司,正好这么一个情况。那时候曾扩情还对丛德滋比较信任,因为他不是(共产)党的。那我就把你弄来,给我当个秘书。

  由于曾扩情对丛德滋中共秘密党员的身份并不知晓,很快,“失业”的丛德滋就利用曾扩情这层关系,以求职谋生的借口顺利进入国民党第八战区政治部,担任了曾扩情的秘书。从此,丛德滋开始了他的特殊使命。

  这期间,利用工作上的便利,丛德滋获取了许多重要的情报和信息。

  范圣预 西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教授

  他当秘书,把那些不利于我们党相关的信息,及时给我们党办和党组织通报

  丛丹 丛德滋的女儿

  丛德滋身份就特殊在这,人家一看曾扩情秘书,曾扩情又是一个八战区的政治部主任,又是一个军统头子,我想他是得到一些要得到的东西。

  随着关系网络的不断扩大,丛德滋获取情报的渠道也逐渐增多。这首叫《无花果》的诗就是丛德滋在此期间写下的。“纵然是花儿不在枝头开,你仍将切切秋意结硕果”。深知地下工作的特殊性和重要性,他希望自己像诗中所写的这样,甘愿作一只无花果,没有绚烂绽放的过程,只求默默奉献自己的果实。

  细致干练的行动,使丛德滋一次次深入虎穴却没有被察觉。然而,在防守严密的第八站区,丛德滋真的能不漏一丝马脚?他能够一直潜伏下去吗?

  1941年,对于处在白色恐怖中的中共地下组织来说又是雪上加霜的一年。此时甘肃的统一战线已是名存实亡,国民党的第二次反共高潮即将来临。丛德滋的一系列举动开始受到国民党当局的怀疑。于是,曾扩情几次找丛德滋谈话探听口气。

  丛丹 丛德滋的女儿

  这几次谈话从最初的态度,到最后的态度曾扩情的态度就转变了,曾扩情有一天谈话态度好像不好,后来慢慢好一点,缓和一点,有时候又不好,我想着就是软硬兼施的谈话。

  1月7日,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发生后,国民党第八战区政治部主任曾扩清再次找丛德滋谈话,态度十分反常。此时,丛德滋开始预感到他的真实身份已经引起了怀疑,形势骤然间严峻起来。

  对于每一次谈话的情况,丛德滋都要向上级汇报。丛德滋同伍修权的约见是在一个洗澡堂里,而这一次约见也是他们的最后一次会面。

  丛丹 丛德滋的女儿

  伍老就让丛德滋回避一下,先离开兰州。我父亲说前方流血,后方坚持,我现在还能坚持,先看一看再说。

  丛德滋知道,自己一旦离开,不仅会打草惊蛇,党组织也将会因不能及时得到情报而遭受重大损失。于是,他决定铤而走险留在兰州。而此时,曾扩情手里已经得到了一份来源可靠的共产党人员名单,名单上第一个就是丛德滋。在此之前,国民党第八战区通过各种渠道得到的嫌疑分子的消息中,都有丛德滋的名字,但都因为没有证据,所以迟迟没有抓捕。同时,丛德滋的能力实在深得曾扩情的赏识,他甚至还抱有这样的希望:即便丛德滋真的是共产党,也要争取他归顺,全心为自己效力。曾扩情久久注视着这份名单,考虑再三后,他决定做最后一次努力。

  这一天是腊月二十三,是农历的小年。而这天也恰好是王竹青的生日。细心的丛德滋,不知何时按照妻子的身材为她订做了两身旗袍作为生日礼物。

  丛丹 丛德滋的女儿

  母亲跟我说,你父亲真心细,我也没有跟他出去,也没有到裁缝铺地量尺寸去,他就知道我母亲穿的尺寸,回来一试非常合适。

  此时的王竹青已是两个孩子的母亲。正当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准备吃晚饭的时候,一个突然的状况让王竹青的心沉了下来。曾扩情以过小年的名义邀请丛德滋吃晚饭,热情的态度令丛德滋难以推辞。

  范圣预 西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教授

  走的时候就跟他的爱人说,我去吃饭,吃完饭我哪都不去,我就直接回来。如果在晚上几点钟,晚上八点钟我不回来,那就是我出问题了,你赶快想办法转移,一定要把孩子看好。实际上他有所察觉,但是他还是继续在坚持工作。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夜色越来越深,然而,在家中焦急等待着的王竹青却始终没能再听到丈夫熟悉的脚步声……

  国民党甘肃省党部调查统计室是国民党中统局设立于甘肃的特务机构。简称“甘室”。就在腊月二十三当晚,特务将丛德滋逮捕后,关押到了“甘室”下设的一个秘密监狱。

  范圣预 西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教授

  其他别的地方就叫集中营,实际上就是集中营性质,主要就是政治犯特别是共产党这些人。

  这个秘密监狱俗称大沙沟监狱,位于兰州东北角一个隐蔽的山沟里,当时连住在本地的普通百姓都不知道这个监狱的存在。

  [动画:地理位置图]

  这个秘密监狱内顺着山体从北到南有三排牢房。南北两排叫大号,关押一般的犯人。中间的牢房叫小号,是看守重犯的地方。这间牢房被隔成了12个狭小房间,按单双号分成两排。丛德滋就被关押在了一号。房间四周是封闭的土墙,只有门上的小方块能够看到对面的房间。

  范圣预 西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教授

  如果我想和这边人说话,那就通过对面人给他传递,实际上就是这样,不许说话,你比如说我要想这边是一号,我这边是三号,对面是二号,我就在墙上写个三,对面就知道了,我要给三号说话。然后做各种手势,二号再给三号传递过去。

  尽管条件恶劣,丛德滋坚持用这种方法在狱中同大家传递信息,相互鼓励,与敌人作着顽强的斗争。

  丛丹 丛德滋的女儿

  他性格还比较内向,但是他不是个动摇分子。他绝对不是,他有他的信仰,他那时候信仰就是进步。

  谢觉哉、伍修权等党内同志想尽办法营救丛德滋出狱,但最终都没有成功。1942年4月19日,因病高烧不退的丛德滋在狱中去世,这位才华出众而又性格刚毅的中共特别党员牺牲时年仅32岁。

  在当时,丛德滋的牺牲并非广为人知,那么,他的家人又如何成为了新中国第“01”号烈属证的拥有者呢?

  1950年冬,中央开始着手确认革命烈士,寻找烈士家属。中央军委联络处多方打听丛德滋一家的下落。而当年与丛德滋一同战斗的八路军驻兰州办事处党代表谢觉哉此时已成为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部长,谢老更是没有忘记丛德滋这位英年早逝的革命战友留下的遗属。当他得知王竹青的下落时,马上写信向她询问家人的详细情况。

  就在谢觉哉把丛德滋烈士牺牲的情况上报给毛泽东时,毛泽东说,早在“西安事变”时,他就通过由丛德滋创办的《解放日报》知道丛德滋了。于是,这张由毛泽东签署的01号烈属证便颁发到了丛德滋家属的手中。

  那么,把编号为“01号”的烈属证颁发给丛德滋烈士的家属是对丛德滋的特殊眷顾?还是机缘巧合呢?这背后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吗?

  丛丹 丛德滋的女儿

  我后来在北京,谢老在世的时候,去了以后我就在意了。我说爷爷,这个烈属证上也有人提起来,问这个“1”了。他说没啥,我就想起你爸爸来,秘书在那把丛德滋写上了。偏偏碰上烈属证第一名,就按着丛德滋一个一个往下填名字了。

  人们想着头名头号很注重,想着“1”号也有个来头吧,其实没有什么,就是很普通。

  解放后,丛德滋烈士被党和政府正式安葬到兰州华林山烈士陵园,在丛德滋烈士的墓前,我们意外地发现,他的墓碑被一片统一刻有“革命烈士”字样的无名墓碑所环绕。他们都是曾为新中国的解放而付出生命的勇士,由于种种原因,这些烈士的姓名已经无法得知。而我们相信,在每一座烈士墓碑下,都有一颗赤诚的心和一段与丛德滋的故事同样感人的革命往事。

  丛德滋的故事讲完了,第“00001”号的谜团也被我们解开了。或许答案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神秘,但是此刻,结果已经不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我们在这一过程中,重返历史的丛林,探寻到了一段不为人知的感人往事;重要的是,在这张已经泛黄的纸页背后,我们寻找到了一种激励人们心灵的无私精神。

(来源:央视网)
http://space.tv.cctv.com/video/VIDE1234966921835888

上一篇:为建大宗祠捐款200多万元的丛永全董事长的发言
下一篇:倾听血脉的涛声

丛氏博客更多>>
丛氏论坛更多>>

鲁公网安备 371081020002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