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子文老人离休前任大连棒棰岛食品集团春和市场经理,老人1924年2月出生,1953年7月入党,1985年6月离休。离休20年来,他没有满足现状、安享清福,而是志在千里、老有所为。丛子文老人的先进事迹归纳起来主要是两大特点:一是积极做好报刊杂志的“编外记者”工作;二是做好北三市的扶贫帮困工作。自1950年11月在大连日报发表的第一篇文章起,至今他已在各类报刊杂志发表文章3000余篇,先后被11家省市新闻单位聘为通讯员、特约记者、记者站站长、编委、顾问等职。在积极撰写稿件宣传两个文明建设的同时,丛老还热心农村的“希望工程”和扶贫帮困工作,奔走于学校、农村和市区之间,帮助辍学的中小学生重返校园;帮助家境困难的孩子圆了大学梦;帮助寸步难行的残疾人走出了家门;帮助贫困村民解决燃眉之急并依靠科技致富奔小康。 现在,丛老不仅是大连市宣传媒体尊重的“编外记者”,还是北三市山区群众敬仰的“扶贫大使”。由于他事迹突出,在离休的岗位上,77岁荣获大连市劳动模范称号,79岁被评为大连市“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公司优秀共产党员,今年7月公司党委做出了开展“向丛子文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10月,80岁高龄的丛老又被中央组织部授予“全国老干部先进个人”光荣称号。下面就是丛子文老人近几年来,帮助北三市农村“希望工程”和村民脱贫致富的几段感人故事。 丛子文老人与“希望工程”的不解之缘,始于一次偶然的采访。1997年的夏天,他到瓦房店市泡崖乡桥子小学采访时,牛校长苦着脸说;“丛老,你看我们学校别说门窗桌椅穷凑付,全校几百名学生连个足球、篮球、排球都没有;想开个运动会,连100元都拿不出来;孩子们为了开学买书本,不得不拣破烂去卖……”。眼前的情景简直让他难以置信,望着那千疮百孔的校舍、摇摇晃晃的桌椅,老人心情十分沉重。这一晚,他失眠了。他在想,怎样才能让这些孩子有书读、有球玩?如何帮助学校度过难关?第二天一大早,他就急匆匆返回大连,直接去找友好电影院的领导。总经理孙军是丛老曾采访过的一位老朋友,他听了丛老的讲述,半信半疑,会同影院的书记、副经理,在丛老的引导下,驱车一百多公里,赶到桥子小学实地察看。他们的心情也很沉重。回来后,他向全体职工讲述了桥子小学的真情实景,大家都很受震动,不容分说,个个解囊相助,不一会儿就凑了3000多元钱,捐出了850册图书,并购买了一些笔、本、足球、篮球、排球等文体用品。孙经理用自己的钱买了一台风琴,替换下了学校那台唯一的跑调漏风的旧琴。丛老也把自己珍藏多年的365本图书全部捐出来,帮助学校建起了第一个图书室。 从那以后,每次下乡丛老都带着记事本,了解贫困学生和需要捐助物资对象的情况,又在市内广泛宣传,他多么希望市内的中小学生们能捐出一点“压岁钱”;他又多么希望人们能少抽一包烟,少下一顿馆子,人人都献出一点爱;来帮帮那些有困难的学生。他以极大的热忱和韧性一次次找企业家,找机关事业单位,找学校街道,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们富了别忘那些穷困的孩子,帮帮他们!” 为了解决庄河市光明山镇北关小学的困难,丛子文老人找到了大连体育用品商场总经理于云盛。于总也是一位年近八旬,极富爱心的著名企业家。他全力支持丛子文扶贫帮困的行动,曾经数次为北关小学捐款捐物。2002年10月,在丛子文的精神感召下,北关小学成立了于云盛“三好”学生教育奖励基金会,于云盛总经理决定每年拿出1万多元充实教育奖励基金。基金会揭匾那天,北关村象过年一样热闹,彩旗飘飘,鼓乐阵阵,原大连市委书记毕锡桢,庄河市委副书记吴胜达,光明山镇党委书记孙甲维以及丛子文、于云盛、北关小学校长都上台讲了话。至今已捐助北关小学现金五万多元。2002年他一次就送去了500多个书包和30多套球衣、球鞋,还帮助学校组建了山村小学第一支足球队。多年来,学校缺什么,丛子文就想法支援什么,大到家具、门窗、桌椅、电视机,小到一本书、一支笔。通过拉赞助,现在北关小学每年都有数名特困生得到每人400元补助。 2002年9月,庄河徐岭镇宫洼村两家屯的庄河重点高中学生栾国春以庄河“文科状元”的好成绩考入中国政法大学,但因为家境困难,上不起大学,全家人正在为高昂的学费而犯愁。丛老得知这一情况后,禁不住着急起来,他四处奔波最后又找到了大连体育用品商场总经理于云盛,于总听了丛子文的讲述认为:这么好的苗子不上大学太可惜了,表示一定要让这个孩子上大学。他让丛老带路,驱车160多公里把8000元学杂费和2000元的服装、鞋、包等物品亲手交给了栾国春。面对两位老人的善举,全家人都激动地哭了,“谢谢大恩人!谢谢大好人!这下我们国春上大学可有救了!”90多岁的爷爷拉着泪流满面的国春跪下磕头,并含着泪叮嘱孙子:“孩子,你可千万别忘了丛爷爷、于爷爷,要好好学习报答恩人、报答社会,啊!”于云盛千叮咛万嘱咐:“孩子,爷爷尝过没钱读书的滋味,到了大学要用功读书,咱们不和别人比吃穿,就比学习成绩。”栾国春哽咽着说:于爷爷、丛爷爷你们放心,我不会让你们失望的! 2003年3月,大连棒棰岛食品集团副总经理兼肉联厂厂长窦建斌,在和丛老唠家常时,得知庄河市第九中学李屯分校一年三班刘欢同学因失去母亲,又和现在继母在感情上难以融合,她只好投靠年迈多病近80岁的姥姥。她的姥姥没有经济收入,生活很艰难,刘欢只好辍学在家。窦厂长听了心里很不是滋味,当即就和丛老商量捐资助学,帮助孩子完成学业的想法。为了下一代,苦了大人也不能苦了孩子,我少抽一支烟,少吃一口肉一定要帮这个孩子。他慷慨解囊,捐献1800元钱和学习用品送到了孩子的手中。窦厂长当即表示:“从现在起我帮你完成学业。如果你成绩优异能上高中,考上大学我一定帮你圆了大学梦。”一席话感动得刘欢姥姥老泪横流,对外孙女儿说:“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了别忘了救命恩人啊!” 丛子文不仅从物质上关心山里的孩子,还十分注重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教育。为了加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2003年国庆节,丛子文与大连棒棰岛食品集团中华轿车大连服务中心周仁豹厂长一同策划了“中华轿车关爱之旅——山里娃金秋看大连”观光活动。10月2日清晨,20辆中华轿车从大连海军广场齐刷刷开往庄河光明山镇。在那边,北关小学的60名师生早已翘首期盼。参加活动的学生全部是学校的班干部、“三好”学生和特困生,他们多数都没去过大连,没见过这么长的车队,更未坐过这么舒适的小轿车。丛老领着孩子们沿途欣赏了黄海大道、开发区景色,走进了热闹繁华的大连看楼、看海、看广场、看动物;孩子们第一次看到了大老虎;第一次坐上了电梯;第一次进了渤海大酒店。从来没进过城的山里孩子,那见过这么美好的事物,这真是做梦也没想到的,那种心灵的震憾程度是可想而知。看着孩子们纯洁的笑脸,丛老的眼睛湿润了,他激动地说:“可怜的孩子们,为了你们,我也要再多活几年,用有限的余生为你们再多做些事情。” 几年来,丛老已被瓦房店、普兰店、庄河三市的7所农村小学聘为名誉校长、顾问。逢年过节,丛老的案头就堆满了孩子们从大山里寄来的用烟盒、包装纸做成的贺卡,祝福的信件象雪片一样飞来。丛老从来没哭过,但是摸着这一件件孩子们亲手制作的卡片,他流泪了。 丛老离休20年来,他走遍了“北三市”的村村屯屯。北关小学张日信校长感慨地说:“咱们北关村有多少个屯、多少户、多少人口、多少水渠河沟;谁家的孩子多大了,谁家的困难该咋解决,丛老了如指掌,当地人都不如他清楚!”如今,北关村900多户村民,他走访了400多户,特别是贫困户他一户不漏,有的还走了多趟。财宝沟屯山顶住着3户村民,其中1户还是五保户,当地人管那里叫“天上”,他们的生活都非常困难。当村民听说丛老要登山走访,都劝他说:“大热天的,不动弹都出汗,况且路那么远、山那么高、您岁数又那么大、别去了!”然而劝说丝毫未能动摇他的决心,丛老两步一喘,三步一停,靠着顽强的毅力爬上了“天上” ! 三户村民看到年近80的老人冒着酷暑来看望他们,感动得无以言表,五保户老人流着热泪,就象见到了久别重逢的亲人。 从小受过苦日子的丛子文老人最受不了乡亲们在苦中煎熬。2003年在北关村走访时他意外看见52岁双腿截肢的女人刘云香,正在用双膝在路边爬行,大概是要到河边洗衣服。他仔细一看,女人的双膝尽管用厚布缠着,但已血肉模糊,并且生了蛆,流着脓……。丛老看在眼里,痛在心上,他从村民那里打听到残疾女的情况,在采访本上记下了刘云香三个字。丛老又向村民打听村里其他残疾人的情况,村民告诉他,村里还有一位残疾人叫王立荣,66岁,独身一人,生活更艰难。1958年,王立荣在一次下坡拉车时,因一场意外翻车事故被砸成高位截瘫。从此这位年仅21岁的小伙子一下子变成了残疾人,整天只能呆在炕上,这一呆就是45年。王立荣象与世隔绝了一样,看不到高高的院墙外的风景,更看不到北关村45年来的巨大变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看惯了旭日升起又斜阳西下;寒来暑往,春去秋来,他已习惯了孑然一身,苦度余生……。听到这里丛老立刻找到王立荣家,这是一个令人心酸的场面:由院子进了屋,一个60多岁的老人瑟缩在炕上,一脸的麻木、苍白。里屋外屋两铺炕,中间的墙壁打了一个大洞,两铺炕上摆满了锅、碗、瓢、盆、粮、菜、油、盐、被、褥、衣服、尿壶……。所有能维持生命的东西都在炕上,即使大小便,也要在这铺炕上“解决”,然后打开窗,扔到院子里。王立荣整天在两铺炕之间爬来爬去,完成他的吃喝屙撒睡。 看到这凄凉的场面,丛子文震惊了,他嘴里不住地叨念“这怎么行!这怎么行啊!”于是他的记事本上又多了一个名子——残疾人王立荣。 丛老急匆匆回大连来,找到有关部门,要求帮忙解决两台轮椅。有关部门告诉他得逐级报批,丛老想,那得多长时间,他们还得遭多少罪啊!老人等不及,便再次找到大连体育用品商场总经理于云盛求助,终于解决了两台轮椅和1500元钱。不是丛老天生爱做这些事情,而是这些凄惨的场面促使了他要这么做。 2003年9月13日,光明山镇北关村园兴屯雨过天晴。10多位村屯领导和村民早就等在路边迎接丛老和于总赠送的两辆轮椅。轮椅很快送到了村里,当天,两名残疾人先后接到了轮椅,那是什么样的心情啊!因为一场车祸而在地上爬行了整整10年的刘云香,双手抱着还未沾过泥土的车轮,失声痛哭!乡亲们围着刘云香,大娘大婶抹着泪你一言我一语,道不尽丛老和于总经理的大恩大德。第二天正逢光明山镇大集,残疾女收拾得干干净净,脸象阳光一样灿烂,在家人的陪伴下,头一遭坐着轮椅“走”这么远的路去赶集,成了全镇的一大新闻。而残疾人王立荣从此可以下炕了,也可以摇着轮椅出门,去尽情享受久违的阳光,生活发生了质的变化。当王立荣第一次坐着轮椅走出家门时,他拉着丛老的手激动说:“丛老,我在炕上呆了整整45年,每天只能通过小窗户来看外面的世界,我以为这辈子也只能这么过下去了,是您给我带来了希望,让我走出了家门,是您给我带来了生的希望,活下去的勇气,您就是我的再生父母!”当他考虑到王立荣上下轮椅比较困难,丛老接着又找到了北关小学校长张日信,建议学校成立了学雷锋小分队,让孩子们经常去帮助照顾独身的王立荣,推着他“走”出院门,散散心,看看家乡的巨大变化。丛老又把于总的1500元钱拿出一部分,分给村里另外10名残疾人。这件事,实实在在地感动了大山里的百姓,群众们说,我们从丛老身上看到了老干部、老党员的高尚品质和党的优良作风。 丛老心里想着群众,时时惦记着有困难的村民。在走访时发现北三市鼠灾严重,就想法在大连弄到了9只小猫,送给村民;看到谁家没有糊墙纸,他一定捎一捆报纸给他;谁家苹果卖不出去,他就帮着联系;谁家缺少被子,他一定送一床。这几年,由他募集的衣物等各种物资光是送给北关村的就有3卡车之多。平时下乡,他便把衣物装进编织袋,坐长途汽车带过去。八十岁的老人手提肩扛下乡,老伴实在放心不下,就夫唱妇随,跟着吃了不少苦。有一次老两口去庄河,早晨走时还晴空万里,谁料到进入庄河就大雨滂沱,车窗外迷茫一片。车到站了不能不下车,丛老只好找了个塑料袋,把采访用的照相机、录音机、采访本、电话本包起来,由老伴护驾,扛着两大编织袋衣服在雨中艰难行走。让老伴陪着受罪他心不安,就安慰老伴:“快到家了!快到家了!”老伴抹把脸笑着问:“家在哪?哪是咱们家?”丛子文指指前面的村舍:“那呢,就在那呢!”老伴抬眼望去,看到村口有十几位村民正冒雨等在那里迎接他们。此情此景,老伴一下子明白了、理解了丛老这些年所做的一切。村民把两位老人搀进屋里,都心疼地埋怨:“怎么非今天来呢?”从乡亲们脸上关切的表情,老伴说:“我真的感觉到家了!”此时的丛子文,浑身象散了架似的,打着冷颤,大家把丛老扶上热炕,盖上被子,并端来姜糖水,可他还是因受凉加之过度劳累发起了高烧,第二天就挂上了吊瓶。 为了帮助老百姓早日富起来,从根本上扶贫,丛老积极送科技下乡,想方设法为果农“掏弄”优良果树种苗,请大连市著名果树专家王逢寿为果农上课。村民王世宽栽花椒致了富,丛老前去了解情况,发现他家还有600棵花椒树苗正愁卖不出去,丛子文就想:过去扶贫送钱,钱花光了就完了,只能解决一时困难,何不送果树苗?但有些村民说没地方栽,丛老猜他们是没钱买,就承诺:“你们尽管栽,树苗钱由我出!”并请王世宽作技术指导。就这样树苗也卖了出去,村民也栽下了“摇钱树”,但丛子文却为此付出了400元的树苗款。2000年,为了让村民掌握更多的致富信息,他自办一份《致富信息》小报,除收集全国各地报刊上的有关农民致富信息外,还把庄河大营子镇“蘑菇大王”、普兰店市乐甲满族乡“牧羊头领”、瓦房店三堂乡“金鸡满山岗”和光明山镇刘克新带领六个儿女各个办起奶牛场等一大批致富典型的经验做法及时翻印传递给村民。很多农民包括一些下岗工人看到他办的致富小报后,盖食用菌大棚、开发荒山、创办鸡场、狗场、羊场、兔场、猪场、果园、花卉苗圃、大棚基地,很快奔上富裕之路。 丛子文在努力搞物质扶贫、科技扶贫的同时,他也在想精神扶贫、文化扶贫这个课题。有一次丛子文在下乡采访时发现,一户村民家正在办丧事,请来的吹鼓手吸引了很多人,一些村民的反应竟然是“好听”、“好看”。这使丛老陷入了沉思,他感到“三农”问题绝不仅是改善物质条件和提高收入,还包括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农民精神上的扶贫更重要。他去报社,听记者说天百集团模特队要找个地方去演出。得到这个消息,他如获至宝,赶忙与天百集团领导联系。终于在他的努力下,大客载着20多名歌手和模特浩浩荡荡开进普兰店乐甲乡鲁风村。附近七里八村的老老少少象赶大集一样,把演出场地挤个水泄不通,争着一睹模特风采,大连日报、大连晚报、大连电视台等随队采访,一大堆镜头对准了台上台下,场面气氛火爆热烈。小山沟哪见过这么精彩的演出?连聚赌的、算命的都被吸引到“T”台前。于是村里姑娘小伙儿私下嘀咕,咱啥时也能成立个“红高粱”模特队或者文艺演出队?丛子文说,农村十分欢迎市里送戏下乡、送文化下乡,但这项工作面临的困难也很多。 丛子文的爱宽厚、深邃。他做的每一件事,都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了一位老党员、老干部的情怀。他数年如一日,不怕苦和累,足迹踏遍了整个北三市。他下乡有时住在村委会,有时住在老乡家里,夏天怕蚊虫叮咬,他常常与老乡聊到深夜才回屋;冬天由于村里家家户户厕所大都在院子尽头或墙角,离住屋都比较远。他每次住在村民家里,为了少“起夜”,避免半夜从热被窝钻出来上茅房容易感冒,又不引起狗叫,不惊扰别人,他不敢多喝水,甚至晚饭不喝稀粥。丛老靠每月1000余元的离休费为村民购买种苗、化肥、农药,修缮院墙,为孩子买书本、衣服。为了往农村送衣物,他从居住小区带上大包小裹打车去长途汽车站,老两口每次下乡仅往返路费就得六七十元。这些年丛老扶贫已经“搭”进去四五万元之多。苦也好,累也罢,坚持扶贫帮困8年,用他自己的话就是“豁上老脸去拉‘赞助’,不怕白眼,不怕人烦。”为了贫困的乡亲,他用自己的一腔真诚感动着每一个人。经丛老牵线,市财贸职高这几年向普兰店市鲁风小学捐赠了电脑、彩电、投影仪价值7万余元,还送去了取暖煤等物资。丛老所在的大连棒棰岛食品有限公司全体老同志为其义举所感动,2002-2004年4月间,共捐款3000余元,衣物200余件,学习用品1500余元。大连长途客运站的职工这几年早已熟悉了这位老人,感动之余,自觉在传承着老人乐善好施的精神,在值班站长胡艳敏的带领下,团员、青年、老站务员10多人与庄河市福隆小学“手拉手”结对子,资助了两名特困学生,每年各400元,直到小学毕业。 几年来,丛老在大连市内拜访了上百个单位和个人,促成了大连市财贸中专、友好电影院、天百集团、国泰大厦、大连体育用品商场、棒棰岛食品集团二七金杯汽车修配厂等数十个单位与“北三市”65名贫困学生100余户村民结成“手拉手”和扶贫帮贫对子,向大连贫困山区捐赠资金和物资达50多万元,其中衣物70余种6000多件,电脑、录音机、彩电、风琴等教学器材130多台;图书2360余册,字画10余幅,各种书柜、桌椅、门窗等家具230件,学习用品更难以计数。他还先后帮助7名农村青年到大连市内就业;协助在庄河开设体育用品商场分店,解决了当地部分青年就业问题。 这几年老伴林凤君与丛老形影不离,一起下乡,一起策划活动,一起感受着奉献的快乐,一起承受着各种苦与累。儿孙们对丛老的善举,开始并不理解:一个月1000多元的离休费,干什么不好,偏要去做那些费力不讨好的事。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也慢慢理解了他。今年6月下旬,丛老刚从瓦房店、庄河回来,就收到在北京读大学的孙女寄来的包裹,支持爷爷扶贫帮困。原来大学校园每年都会有一批应届毕业生丢弃的衣物、生活用品和书籍。为了帮助爷爷扶贫帮困,孙女也想在校园里成立一个扶贫帮困小组,号召同学们把不用的物品捐给山里的孩子。 爱如沙漠里的绿洲,孕育着希望。受到丛爷爷资助的孩子,都在茁壮成长。当年北关村小学学生修华,2002年12月接受了庄河体委的选拔,去鞍山、锦州集训后,现在旅顺,是辽宁省自行车队运动员。今年7月19日,丛子文作为名誉校长,携老伴专程去旅顺看望修华。勉励她刻苦训练,早日成才。这位山里娃见到丛爷爷十分激动,在李东吉教练的陪伴下,与丛爷爷合影留念,并表示了立志成才的决心。贫困生姜圆圆已是“马家军”弟子,眼下正在训练基地封闭训练,立志在2008年奥运会上为国争光。2002年考入中国政法大学的栾国春,至今与丛子文保持着书信往来。栾国春在去年年末写给丛老的信中,字字句句依然倾吐着他对丛子文老人给予的无私帮助的感激之情。信中写道:“一个饱受社会关怀的人自然对社会怀有更多的责任心,我要以丛爷爷为人生楷模,在心里永远铭记着您;我要全力以赴,志当学有所成,不负重望。”最近,栾国春与丛老电话不断,正在设法邀请旅居海外的慈善家陈香梅女士到中国政法大学来,以促进中美文化、政治和法学交流。中国政法大学校领导对栾国春所做的努力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期待早日见到丛子文和陈香梅女士。 福龙小学学生沈宪明在信中写道:“我发自内心地再次感谢您为我们全家献出的一片爱心,现在我年龄还小,我有决心努力学习,争做优秀学生报答您。长大后我也要做向您那样的好人,奉献出无私的爱心,帮助贫困的人,为国家作贡献”小宪明的话代表了山里孩子的心声。 丛子文无私奉献爱心,帮扶群众于水火之中,却拒绝别人的任何报答。这几年,每年都有学校、村民给他送土特产品、鸡蛋、棕子等,他一概拒收。瓦房店交流岛一名干部为了感谢丛老帮助乡亲们建成了编花厂,特意买了一条大梭鱼送给他说:“丛老,我们农村没有什么好东西送您,这条鱼您别嫌少就收下吧!”丛老说:“我理解你们的心情,但东西我不能要。”某小学校长为了感谢他对学校扶贫做出的贡献,送给他一袋自家收获的花生,丛老不收,校长把编制袋撂下就跑,弄得丛老挺上火,最后还是由房东出面“调解”,以“退货”告终。这位校长至今想不明白:“花生是自产的,我又不是行贿:那你说,我该如何表达谢意呢?”丛老说:“我什么也不图,只图你们教好学生培养出人才,这就是对我最好的谢意。” 工作是美丽的,奉献是快乐的。医学专家说,人在做了好事之后,心情愉悦有益于身心健康。难怪80岁的丛子文心理如此年轻,精神如此矍铄。他每年都有个工作计划,一件件去努力落实,毫不懈怠。最近他主动到市”希望工程”办公室请缨,意在让个人的努力与政府的团体的扶贫帮困和公益慈善事业结合起来,加大扶贫帮困的工作力度。 |
联系地址: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柳营街57号 联系人:丛岩 鲁ICP备2023010394号
联系电话:18660332759 0631-8486769 5969866 传真:0631—8486769 E-mail:congshi@263.net、congshi_wh@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