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家族动态 > 联谊动态 >

邮寄“大门楼子后” 威海日报
2010-01-21 09:21:13

邮寄“大门楼子后”

        汽车在从市区通往工业新区汪疃的省级公路上奔驰时,在路北的一片起伏的山岭下面,忽有一簇红瓦的房盖映进了车窗。蓝天,青山,红瓦,在一片朗阔中,这个位于公路下面的小村子卧了个正好。一问,恰是我们此行的目的地——下韩家。

  下韩家又名“韩家山”,韩家山分上韩家和下韩家,两村相距一公里左右。城里上去七八十岁的老人,无一不知道的:一提起“下韩家”,老人们就都会说,知道的,知道的,三七年“跑反”(1937年秋,日本侵占威海卫之前,城里和“山后”的老百姓都疏散到边远的山区,称为“跑反”),我们全家在那里住了好几个月……

  这里是地道的山区,但又不似里口山那样的群峰峥嵘,竞相挺拔。这里的山是一道一道的,悠起而缓落,蜿蜒而绵远。最有气势的是村东南的“三水顶”。在这座宏伟的山峰上,发出三道水流,下山成河,东入东海,北入北海,西入西海,鼎鼎有名的母猪河正发源于此;最奇诡的是南山,山上有个岩洞叫“狼窝”,“跑反”的时候,有人进住过——人们为了躲避日本鬼子宁肯躲进狼窝里。

  走进村里,这里的故事更是比比皆是。村子从东到西,基本上是个长方形,中间有个十字路口,把村子分成四块。村子没有进行改造,还那么旧着。这种村落的原始状态,不禁让我忆起了儿时居落里的街巷,倒有一种温馨的感觉袭上心头。

  村子北高南低,大街以南,是一片低平的菜园地,名叫“南园”;而大街以北的景致最多。十字路口的草垛边上压着一只巨大的石碑,187公分长,97公分宽,原来是一块龙头的龟驮碑,龙头和驮龟早不知散落在何方,唯碑身卧在草中。拨草细辨:一碑小楷,有的字迹清清楚楚,有的又模糊难辨。相传,是宋末一韩姓抗元将领的纪念碑。《文登市志》载:韩家山“元以前,韩姓来此为孟家看庵,称韩家山”,年代倒是相符,但据有关部门考证此碑,是为“疑碑”,在“疑冢”前立的一座石碑。山民们却不相信,他们把一个凄惨的故事传了一代又一代。碑石所在的路口,往北,原来有一片丛家茔地,茔地的布局和修建,据说曾经是相当堂皇的,说明着丛家在清朝时确实度过了一段殷实的时光。路口正好散落着一块长约十来公分中间凿成了凹槽的石头,村民们说,它叫“石枕”,是棺中死人枕的枕头,亦是在拆毁丛家茔地时遗落下来的。以我浅薄的收藏知识,确实从未见过此物,同行二三人皆未见过,而它寂静无声的诉说,别有一番味道在流淌。

  转身东望,有几所古老而气派的老房子一下子吸引了我。房子原来都属于村里丛姓的老宅。大概从老人们记事的时候,村里就没有了韩姓,只有丛姓、于姓和宋姓三大姓氏,而长期以来丛姓便为名门望族。就看那些老宅,方石青砖,凛凛正气;特别是过道里的大门,从门楣通房盖,有一块长长的挡板:这挡板上也雕刻着福字和铜钱的图案,或者雕一个花纹窗棂的小窗,那份精细,那份从容,说明着主人当年富裕的生活和闲适的心情。丛姓,在胶东世代都以勤劳、智慧著称,他们血液中流淌的忠诚与倔强的记忆,使他们每走一地,总是不甘人下,高低要创出一层成色来,以对列祖列宗有个交代。他们在下韩家的“创业史”更有一番说不尽的故事。

  村子大街东南,原来有一座丛氏家庙,残砖断瓦,现旧迹仍存。据丛氏老人回忆,庙中供奉有丛兰的影像,以及一个“顶子”和一束黄绢。“60多年前”,老人说,“每年正月初一,村中还要派族人到城子村拜宗 (该村丛姓大约自明代时,从今经区蒿泊办事处城子村迁来)。按惯例,丛氏老祠堂每年的除夕夜开始祭祖,供桌上猪羊鸡鸭、瓜果海鲜,琳琅满目。先把老老太爷丛尚书的画像挂在供桌后方东山头上,再将丛尚书乌纱帽上的水晶帽顶放在特制木架上,然后将一束黄绢放在此架上,黄绢上一行行墨笔字,因当时我年仅十多岁不知所云。至于黄绢怎样称呼,至今不知。推想,可能是丛尚书的圣旨任命书、委任状。更令人遗憾的是,这宝贵资料,60多年来不知去向。

  家庙并家族茔地后来全都被改造或拆除,而村里“文革”时期修的一所大房子,窗台以下,竟全是用莹地里的石碑,一砸两截,连接砌成!

  而更重要的是,村中间偏西有一个石头的大门,宽约一丈有余,高约两丈,一块块大青石,从根垒到顶,门顶上的小瓦亦然,这就是村里有名的“大门楼子”。建于何年,为何而建,均无人知晓。一辈一辈,人们在这里聚会、休闲、开会、选举,跟威海城里当年的大操场一样。大门楼子的两侧又有一座关帝庙。

  大门楼子,在下韩家,辈辈世世成了一个重要的地理标志。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宝岛台湾有人写信给下韩家,从香港转过来,信皮上就写着“小院村东韩家山大门楼子后,XXX收”。他们不知道新编的街巷号码,只写一个“大门楼子后”,邮差就溜溜地找到了。这大门楼子,指的就是村西那座大青石“门框”。在84岁的老教师丛万珠先生家里,贴着他的学生,一位部队书法家寄给他的“福寿”两个字,当时寄信用的一个大信封上赫然写着:“文登市汪疃镇下韩家大门楼前,丛万珠老师亲启”。丛万珠家住在大门楼前面的一个短巷里,故他的学生便标上了 “大门楼前”的字样。

  不仅仅这些若干历史遗迹,下韩家村还是一个文化底蕴很深的山村。重耕读,重教育。村子里出了很多有文化的人,他们又有很多人当了教师。所以,周围的群众便每每喊他们是“先生村”。解放前全村500人口,出了23个教师。解放后就更多了:全村131户人家,教师就出了56人。

  在采访的大部分时间里,人们都在讲述教书的故事。从解放初的以学生的大粪充当工资,被称为“大粪教师”到挣小米的 “粮食教师”,到挣工分的“工分教师”到“工资教师”,谈得那热闹,使我记录不暇。

  最后,他们要求我,待文章发出了以后寄一份给下韩家。我说行,我就在信皮上写上“下韩家大门楼后”得了;他们说:别,别,现在的小青年邮差恐怕会被弄糊涂了的……

上一篇:东北地区丛氏宗亲新春联谊会在沈阳举行
下一篇:丛英奇:第六届中国国际会展文化节新闻发布会讲话

丛氏博客更多>>
丛氏论坛更多>>

鲁公网安备 371081020002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