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丛氏源谭 > 始居迁徙 > 始居村落 >

山东省海阳小丛家村
2009-03-26 08:38:50

小丛家村

概况

清嘉庆年间(1796-1820),丛姓由丛家沟(今大丛家村)迁居孤山东北麓,为区别于大丛家,故命名小丛家。

本村位于东村街道办事处北部山区,地处东经121°06′,北纬36°48′。东与榆林涧村为邻,西与山后村相连,西南与鲁家村、马格庄相交,北与大丛家、南磊石村相接。隶属东村街道办事处。

全村辖区总面积约2.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52.3公顷,适宜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花生、蔬菜、樱桃、板栗等。

2002年,全村125户,360人。均为汉族,除一户王姓外,都是丛姓。

1954年,农村经济总收入9.8万元;197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54万元;200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10万元,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比重分别为40%25%35%,人均纯收入2218元;2002年,农村经济总收入332万元,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比重为46.14%17.38%36.48%,人均纯收入2757元。

大事记

1940年,八路军地方武装进驻,本村解放。

1941年,成立村初级中学,公派教员。

1956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1972年,村成立合作医疗站。

1983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经济发展

第一产业   1955年,粮食亩产100公斤1978年,亩产300公斤1983年,亩产450公斤2000年,亩产550公斤2002年,亩产495公斤,总产17.8万公斤

1994年,村党支部发动群众栽植板栗20公顷,成为板栗村。经过多年发展,多数户常年收入过千元。2000年,党支部发动群众栽植大枣、大樱桃3公顷,建蔬菜大棚9个,养奶牛15头,羊50多只。2002年,第一产业收入153.2万元,其中,农业收入109.6万元,畜牧业收入37.5万元,林业收入4万元,其他收入2.1万元。

第二、第三产业   1956年,村集体建立了磨坊、油坊、提篮厂。1983年后,转为个体户承包。2002年,第二产业从业人员35人,收入57.7万元,其中工业收入39.5万元,建筑业收入18.2万元。第三产业从业人员65人,收入121.1万元,其中运输业收入29.5万元,服务业收入74.7万元,商饮业收入6.9万元。

社会进步

文教科技   解放前,本村就有私塾。1941年,成立村小学。1981年,大队出资兴建了新校舍,成为花园式小学。1999年,小丛家小学并入榆林涧小学。至2002年,本村考入大中专院校者6人。

人民生活   解放前,村民常年人均粮食100公斤左右。建国后,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57年,全村人均粮食200公斤2000年,人均粮食500公斤1985年,全村用上了电网供电。2002年,全村有电视机100台,电冰箱19台,机动车10辆,摩托车80余辆,电话58部。

村庄建设   1978年,集体投资在村南建大口井1个。1980年,集体投资建村南大桥1座。1984年,集体投资建南沟水库1座。2002年,人均住房面积18平米。

组织建设

中共基层组织建设   1946年,丛国文由驻村区干部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初,又发展丛国信、丛德治、丛文甲、于庆芳4人入党,同时成立了第一个党小组。1947年秋,发展丛国栋入党,并成立了党支部,丛国文任第一任党支部书记。历任党支部书记有丛国文、丛国山、丛德治、丛国廷、丛国栋、丛占理、丛国建。2002年,全村有党小组2个,党员20名。

基层行政组织建设   先后任行政主要负责人的有丛德治、丛元甲、丛丗修、丛国山、丛德瑶、丛国廷、丛德治、丛国信、丛国普、丛国志、丛国建、丛国峰、丛国普、丛国建。19994月,党支部书记丛国建当选直选村委会主任。

人物

人物简介   丛振茂  1927年生,1946年参加人民解放军,曾任排长、连长、营长、团长等职,后任广西军区政治部主任,正师职,

丛国善  1927年生,1946年参加人民解放军,曾任连、营卫生员、军医,后任吉林军分区医院院长。

丛国凤  1951年生,1970年参加人民解放军,因有木工特长,在中央军委文工团从事布景工作,后转为文工团行政工作,正师级待遇。

烈士名录   丛国武、丛国富、丛永安

 

              撰稿:丛德新    审稿:丛国建

上一篇:山东省海阳大丛家村
下一篇:河北宽城石洞沟丛氏家族概况

丛氏博客更多>>
丛氏论坛更多>>

鲁公网安备 371081020002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