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族谱天地 > 迁徙分布 > 迁徙分布 >

巨野丛氏始祖迁徙考
2007-09-08 09:07:59

巨野丛氏始祖迁徙考

丛丰滋

 

《巨野县志》记载:巨野原称大野泽。“自汉以来,冲决填淤四五度,高低不平,久已非禹之旧。逮元至正年,河又决入此地。元末为黄河所决,遂涸。”水灾过后,淤积成平原。

巨野的村庄百分之八十是明朝时期建的。原因是元末明初水患较多,黄河几次决口之后,村舍殆尽,杳无人烟。洪武初年,朱元璋号令天下“耕垦成熟者归为已业”,在北方则“诏民耕,每人给十六亩地,蔬地二亩 ”。于是,从山西洪洞县西北和山东东部分批集合民众迁移到巨野。明永乐年间又一批随燕王保驾的靖难官兵来巨野建村屯田。因此,巨野的村庄大体上可分为屯户、佃户、营户、司户四类。

明代初期,我六世祖奎、惠、祥、光、蒿五位祖人西迁巨野分三处建家立村。

奎祖(庸之子)迁居巨野城东后屯,繁衍生息,现有千余人。清咸丰五年,十七世沛然(系钦加六品侯选,千统云骑尉)率领部分族人移居江苏沛县围园建村,那时湖区滩地较多,人烟稀少,在湖凌建村:小屯、庞庄、石大屯,至今也有千余人。滕县丛屯、鞋城也有奎祖后裔,现有六百余人。

惠、祥祖(刚祖长子、次子)是从潍县安固庄迁入巨野城北马庄的,同马、王氏混居。后来,有的称居梁山的后集;有的迁居河南虞县城;还有的移居城东姚桥。两支共有七百四十余人。

光祖(稳祖长子)迁居巨野城西建村丛庄。后有的迁居江苏沛县三、四、五、六、七段袁庙;还有的迁至城南孙官屯,已繁衍后代八百五十余人。

嵩祖(兴祖六子)迁居巨野城西展屯。孙庄、冯庄、朱丛庄、龙固场有其后裔。曹县梁堤头也有嵩祖后裔,安徽省肖县黄口黑楼子、菜园也有嵩祖后裔。本支共计千人。

以上五大支族人联系密切,逢看过节,各支代表均相聚会拜祖。从民国二十三年(公元1934)第一次续谱,至今已进行三次绪谱(第二十年一次)。

民国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十七世祖信厚老人代表西迁族人,步行一千五百余里路程,历时月余到老家文登寻根问祖,拜祭了丛氏家祠、先茔、柳林和青石岗,首次完成了汇谱大业。回来时,带来了五世以上世表和二十字行辈排列表。

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全族集资在城东后屯修建了丛氏家祠,家祠至今完好无损。五支系族人始终没忘先祖在文登。虽然地处鲁西南经济欠发达,但我们继承了“诗书传家”的先祖美德和自强不息的优良族风,艰苦创业,积极好学,近代也出了不少名人。如丛英滋、丛亚东、丛培江、丛培华、丛树松等,他们有的是博士后;有的是高级工程师;有的是大学教授;还有一些人担任了政府官员;如丛成珠任巨野劳动局局长;丛维平任沛县政法委书记;丛福滋任沛县信访局局长;丛继叙任沛县反贪局局长。

二十一世丛沛滋88年在滕县教书时与丛氏族人相会,并帮助他们修了《丛氏家乘》,发现滕县党山乡丛庄、谷山后、北十里铺、冯厂、东郭乡冯庄、枣庄市山亭区云龙山、榆树腰、峄城南候孟乡南大泉、沛县敬安镇、肖县城关都有升祖后裔,共计近两千人。当时是从族人埋葬地的一块古碑上发现升祖的。碑文很详细,各支世表也很清楚,故可以确定升祖是从文登西迁滕县的又一支系。至此,老人传说同世西迁的八位先人已找到了六位,还有二位不知下落,有待族人查寻。

上一篇:潍水“丛氏先茔碑”与丛氏之族
下一篇:关于文登丛氏外迁支系的说明

丛氏博客更多>>
丛氏论坛更多>>

鲁公网安备 37108102000231号